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    河长制是什么意思?全面推行河长制8个亮点盘点
    作者:佚名 日期:2017年07月14日 来源:随州日报 浏览:

          什么是“河长制”,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“河长”,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。“河长制”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、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,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。

      中共随州市委办公室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》的通知,【全文】4月28日印发,记者梳理文件发现,今年内将全面建立的“河长制”,覆盖全市所有河流,8大亮点值得记住。
      亮点一:党政一把手管河道
      全面建立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长体系,各级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。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,强化考核问责,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,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,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。多头管水的“部门负责”,将向“首长负责、部门共治”迈进。
      亮点二:坚持问题导向、因河施策
      坚持问题导向、因地制宜,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道实际,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,实行一河一策,解决好河道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。“有河皆干,有水皆污”的说法,虽然失之夸张,但不同的水环境问题,确实要对症下药。
      亮点三:社会参与、共同保护
     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,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。《意见》还要求建立河道管理保护信息发布平台,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,在河道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“民间河长”“企业河长”“百姓河长”将大有作为。
      亮点四:部门联防、区域共治
      各级河长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、围垦湖泊、超标排污、非法采砂、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治,协调解决重大问题。对跨行政区域的河道,要明晰管理责任,协调上下游、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。河头河尾“同饮一河水”将不再是梦想。
      亮点五:岸线有界,不得围河
      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、围垦河道、非法采砂,对岸线乱占滥用、多占少用、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,恢复河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。近年来不时见诸报端的“圈河盖房”、侵占河岸、河光私用等行为可以休矣。
      亮点六:综合防治,管住排污口
      排查入河道污染源,加强综合防治,严格治理工矿企业污染、城镇生活污染、畜禽养殖污染、水产养殖污染、农业面源污染、船舶港口污染,改善水环境质量。同时,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,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,实现河道环境整洁优美、水清岸绿。
      亮点七:抓住重点生态保护区
      推进河道生态修复保护,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,加大河道源头区、水源涵养区、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,对水源区、水资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实行更严格保护。同时,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不让保护河道生态者“吃亏”。
      亮点八:定好时间表,今年之内全面建立河长制
      《方案》提出,到2017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。目前,全境正在积极有效推行“河长制”,市级《方案》已出台,县市区《方案》在今年6月底出台。一年时间,弹指而已,各地须只争朝夕。
    上一篇文章:聚力脱贫攻坚 探索“随州模式”
    下一篇文章:没有了